据北京日报客户端消息,鸠山由纪夫站在北京世界和平论坛的讲台上,面对全球政要直言:“日本若继续当美国‘跟班’,只会沦为经济殖民地。”现场瞬间寂静大鑫优配资讯,随后掌声雷动。
日前,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在北京世界和平论坛发出震动国际社会的呼吁:“中日韩团结的时刻到了!”。这一罕见表态发生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日本、韩国等14国加征最高40%关税的背景下。面对美国挥舞的关税大棒,东亚三国正被迫重新审视彼此的关系,一场深刻的地缘经济变局悄然启动。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的关税大刀毫无预兆地落下。2025年7月7日,白宫宣布自8月1日起对所有日本和韩国商品征收25%关税,并威胁若两国通过第三国转运规避关税,将追加更高惩罚。这不是孤例——缅甸与老挝面临40%最高税率,泰国、柬埔寨承受36%,美国财政部的通告函毫不掩饰其意图:以关税杠杆迫使产业回流,用“本土化激励机制”豁免赴美建厂企业。日本汽车产业首当其冲,超过210亿欧元的损失风险悬在头顶,每辆丰田车成本骤增3800美元,相当于吞噬近三成利润。韩国同样在火线上煎熬,总统李在明公开承认谈判陷入僵局:“非常困难,双方都不确定想要什么”。
展开剩余73%长期依赖美国市场的代价此刻暴露无遗。日本持有1.3万亿美元美债,却仍被要求“买大米换关税豁免”,全然不顾其四十年最严重米荒。当三菱重工暂停交付F-35零部件、日本农林大臣以“一粒转基因大米也不准进口”强硬回击时大鑫优配资讯,所谓“盟友”面具已被撕碎。韩国的困境更甚,美国在加征关税同时要求增加驻韩美军防卫费分摊,双重挤压下,韩国贸易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前五个月对美出口停滞不前,对华出口却增长6.8%。冰冷的数字印证鸠山的警告:在“美国优先”面前,再忠心的仆从也只是筹码。
产业互补性正将中日韩推向合作前沿。全球锂电池产能的80%在中国,日本握有隔膜核心技术,韩国掌控43%的电池材料市场,三国形成掌控新能源产业七成命脉的“技术铁三角”。这种天然协同正转化为行动:三星将500亿美元芯片订单转向中国,直接冲击美国半导体产业链;丰田与中国企业合资建设氢能源工厂;现代汽车加速在华电动车布局。连稀土供应链也在重构——面对美国军工制裁,日韩企业计划联合采购占全球产量90%的中国稀土反制。金融纽带同步增强,三国央行本币结算系统交易额突破2000亿元,中日韩货币互换协议规模达2000亿美元,为产业链融合注入血液。
特朗普(资料图)
实质性机制建设在关税阴影下加速推进。2025年3月30日,中断五年的中日韩经贸部长会议在首尔重启,剑指“全面且高标准的合作模式”。会议探讨建立“东亚原产地认证池”,允许区域内零部件叠加享受关税优惠,直击美国割裂亚洲供应链的“原产地规则”。更关键的突破在于自贸协定谈判: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武藤容治明确表示,RCEP框架下19%的工业品关税削减已为中日韩自贸区奠定基础。下次部长级会议定于10月东京银座,日本外务省私下承认,选在美国大选投票日前两周召开“旨在向特定对象释放战略信号”。
美国的单边主义正引发全球性反弹。29国集体拒绝关税勒索,欧盟拟对260亿欧元美国产品实施反制。美元霸权根基显露出裂痕,全球结算份额暴跌至53%,创20年新低;人民币在东盟结算占比超38%,澳大利亚铁矿转向人民币定价,沙特阿美在深圳设立首个海外新能源研发中心。美联储内部报告发出罕见警告:“持续贸易战将摧毁美元霸权根基。”当特朗普公开承认“无法与170国同时谈判”,这个超级大国已被自己政策逼入死角。
历史恩怨仍是合作路上的荆棘。钓鱼岛争端悬而未决,2012年日本政府动用20.5亿日元实施所谓“国有化”的旧伤未愈。但现实利益正推动务实转向:中国商务部7月初恢复部分日本水产品进口,河北、江苏更新对日出口许可名录,释放十年来罕见的贸易暖意;日本经济产业省悄然删除对中国半导体设备的限制条款;索尼将40%传感器产能转至浙江嘉兴。鸠山看得透彻:日本增强自主性最现实的路径,就是与中国、韩国结成经济共同体。他呼吁日本加入亚投行、参与“一带一路”,在东南亚共建合资企业——这些曾被东京避之不及的提议,如今成为务实选择。
特朗普(资料图)
联合国贸发会议预测,若中日韩建成自贸区,区域GDP将在2030年前提升11%-17%,相当于凭空创造出一个韩国的经济体量。当马来西亚选择加入RCEP而非美国“排华条款”,当东盟十国将人民币储备比例提升至18.2%,国际格局的变迁方向已然清晰。
鸠山由纪夫离开发言席前留下最后的忠告:“特朗普之后,美国政策也难有实质性改变。我们等不起下一个总统。”。此刻大鑫优配资讯,三星的芯片订单正跨过黄海,日本机床重新输入中国工厂,企业行动已超越政治分歧。美元结算份额跌破53%临界点的警报声中,东亚三国的选择不再是是否团结,而是如何将这场被迫联手的危机,转化为重塑全球贸易秩序的历史契机。
发布于:江苏省启阳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